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是一所集中小学为一体的十二年制公办学校,由北京市教委直接管辖,人事编制归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教学由海淀区教委指导和管理。学校最初服务于教育部四十八所高校教职工住宅区—“育新花园”小区。二零零六年八月,经北京市教委、海淀区教委、昌平区教委批准,将昌平区回龙观镇新康园小区配套学校交付我校承办,形成一校两址,中学部在新康校区,小学部在育新校区。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依照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我校与昌平区教委签订了为期二十年的合作办学协议,成立了十二年制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二零一二年九月开学。随着昌平区学区制和集团化办学的不断推进,经昌平区政府批准,二零一九年八月成立“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教育集团”。将原“华北电力大学附属中学”、“华北电力大学附属小学”、“昌平区沙河中学”三所学校纳入集团。二零一九年九月,受首都师范大学委托,全权管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海南白沙中学。二零二零年六月,成立北京育新国际幼儿园。二零二一年五月成立育新学校房山分校长阳第三小学,形成“一个管理体系,九个特色校区”的跨省市、跨区域、一体化的办学格局,各校区“同心同向同行,共育共建共赢。”
办学理念先进,发展愿景明晰。建校之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欣然命笔:“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以此为基并结合校情,学校提出了“发展素质教育,从优质走向卓越”的发展愿景,提炼了“育德致美,启智日新”的核心价值观。学校一直秉承“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的育人宗旨,“勤奋、好学、和谐、致美”的校训,确立了“培养行于礼、善于思、格于物、达于美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明晰了“重礼仪塑常规,重常规塑形象,重形象塑栋梁;优思维育能力,优能力育素养,优素养育新人;抓体育促德育,抓德育促教学,抓教学促发展;强美育蕴本元,强本元蕴创新,强创新蕴自由;爱劳动铸健康,爱健康铸成长,爱成长铸幸福”育人路径。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礼悟”礼仪教育体系,以体育和礼仪为切入点,促进学生全面而优质的发展。
优化内部管理,完善组织结构。学校以“育人”为核心成立“八大中心、一个委员会”,分别是:学生服务管理中心、教师发展研修中心、课程开发指导中心、体育健康教育中心、艺术审美教育中心、科技创新教育中心、国际国内交流中心、行政后勤服务中心和教学质量督导委员会。落实“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业的人做基础的事”的原则,实现扁平化、项目化管理。
注重教师培养,提升育人能力。学校遵循“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方向引|领,积极构建职初教师(课堂自觉)一成长教师(学科自觉)一优秀教师(育人自觉)一卓越教师(文化自觉)的教师成长体系。弘扬“与学校共发展同荣辱的爱校精神,为事业尽心血尽职责的敬业精神,发挥团队智慧集体优势的合作精神,追求科学继承稳步发展的创新精神”的“育新精神”,重点培养一支重人品、喜敬业、塑能力、崇成果的面向未来的专业教师团队。
着力课程建设,凸显课堂文化。课程与课堂是学校发展的两大战略领域。以学校核心价值观为根基,系统开发了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多元立体的“育.新”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作为核心,构建了“五有五思一核心”(五有:有序——有趣——有效——有情——有用;五思:创境启思——自探静思一合作辨思一训练反思一回归拓思)的思维课堂教学方式。
学校内涵发展,师生多元成长。在学校领导班子带领下,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拼搏进取、成绩斐然。二零零六年小学部成为海淀区首批素质教育优质校,二零一一年中学部被认定为海淀区高中示范学校。二零一九年学校举办了海淀区新品牌学校建设现场会,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学校校风淳朴,教风优良,学风浓郁。多位教师在区、市、国家级比赛中获奖,区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占比近30%。教学质量稳步发展,在历届海淀区小学质量监测、中考、会考、高考中名列前茅。学校是国家级学校体育示范学校,国家级航空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北京市课程建设先进校,北京市网球、棒球、武术、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北京市综合实践课程先进学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北京市首批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北京市百所中小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也先后被评为海淀区德育、科研、科技、国防、艺术、体育示范校。
学校的发展得到广大家长的充分认可和社会的广泛赞誉,成为在海淀区、北京市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优质教育资源。
长路漫漫,未来可期。育新学校将继续秉承“育德致美启智日新”的理念立德树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也是全体育新人永恒的信念和追求。
链接阅读:
应对教育新趋势,如何让思维成为学校卓越发展的“助推器”?(思维智汇公众号)
有成绩、有底蕴、有内涵——让我们一起来深刻了解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