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2024年第3期海思论坛在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五育并举,融合育心——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与实践》的主题论坛。
在论坛上我校陈国荣校长介绍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思路,即“4321”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是海淀区素质教育优质校、示范校、新品牌校等,我校以“育德致美,启智日新”为核心价值观,以“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为育人宗旨,以“勤奋好学、和谐致美”为校训,以“行于礼、善于思、格于物、达于美的时代新人”为育人目标,通过构建高品质的“育·新”课程,努力实现“发展素质教育、从优质走向卓越”的发展愿景。
从建校至今,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思路,逐渐形成了“4321”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4有心育思路”,“3级心育团队”,“2层心育目标”,“1个心育课程体系”。
“4有”指的是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注重有趣、有效、有情、有新。“有趣”:以生为本,通过游戏、绘本、戏剧等形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有效”:基于积极心理学和生命教育理论,确保心育是有效的。“有情”:关注师生、生生情感的互动,联结积极情感,满足学生归属感、爱与尊重的需要;“有新”:伴随教育政策、社会背景、学校发展而不断更新、升级、迭代心育工作。
在“4有”思路引领下,我校形成了“3级”心育团队,1级团队是校领导团队,对整体心育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方向引领;下设2级团队,主要是各中心主任和专家顾问,中心主要是课程中心、学生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各中心联动,同时聘请课程专家、学校心理教育专家、医院心理科专家、家庭教育专家,形成家校社医协同心育的模式;第3级团队,是直接面对学生开展工作的团队。我校本着“人人心育”的理念,心育能力是每位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学校现有专职心理教师3位,心育辅导员(德育干事、年级主任)15位,成长导师(班主任)80位,还有学生非常重要的朋辈支持力量——学生心理委员,从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每个班设置2名,1名男生,1名女生,通过3级团队,让育新每个学生感受到“时时有支持、处处有资源、人人有后援”的心育氛围。
心育目标迭代升级,学校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目标,补充了生命教育的育人理念,借助生命教育给心理教育“铸魂”,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素养的同时,可以认识生命之真、践行生命之善、创造生命之美,从而绽放生命活力,为生命成长蓄力。
学校构建了1个心育课程体系——成长课程。心理教育校本“成长课程”就是“育·新”整体背景下,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出发,以核心素养的视角来观察学生的生命质量与终身发展能力的提升空间,基于积极心理学和生命教育理念来构建,唤醒学生的生命之爱,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认识生命之真、践行生命之善、创造生命之美,追求优质的自己。做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高质量教育,彰显了学校敏锐的未来眼光。我们期待成长课程体系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的新时代人才,让学生能乘着课程的翅膀,追寻生命的绽放。
通过生命成长教育课程,学生将获得对人类生命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层面整体而深入的了解,这样就会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提高社会整体的素质。
链接阅读:五育并举,融合育心!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典型经验分享(1)